关于组织开展第十二届“挑战杯”海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 的通知
浏览:1029次发布时间:2024-12-27 17:07:03来源:2024欧洲杯竞猜app
各学院团委:
为提升我校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,加强学生的团队意识,营造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,培养同学们探索真知、追求进步的精神以及实践能力,同时选拔优秀作品参加第十九届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(以下简称“全国‘挑战杯”),现定于2024年12月至2025年4月举办第十二届“挑战杯”海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。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。
一、活动简介
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(简称大挑),以学术论文、调研报告、发明制作等纯科研、纯学术类型的作品作为参考内容与参赛项目,以实践为导向,主要考察参赛项目的学术价值、科研成果价值大小,注重学术科技发明制作带来的实际意义与特点、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、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二、参赛对象:凡在2025年6月1日前正式注册的我校全日制学生都可申报作品参赛。
三、作品来源
(一)主体赛
1.目前已取得多项专利、论文、获奖证书、科技发明等成果的国家级、省级、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(学生须为第一作者)。
2.项目具有较好的科学性、先进性、实用性、创新性,在未来半年至一年内可以取得丰硕成果的各类科技创新项目(学生须为第一作者)。
3.老师指导或带领学生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(学生为主要参与成员,第一作者优先)。
(二)红色专项赛
青年学子应在社会实践中受到教育、坚定信念,围绕党的二十大做出的战略部署,结合对新时代以来国家发展成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,形成有真情实感的心得体会、有理论深度的调研报告、感染力强的视频作品等实践成果。实践成果要充分体现所在实践团队和团支部的集体智慧,将作品的形成过程变为开展实践教育的生动历程。作品应该是既有短视频、又有调研报告(两者为1件整体作品)的优秀作品。
四、作品要求
(一)主体赛
1.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2023年6月1日以后,2025年6月1日以前,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。
2.参赛作品可分为个人和集体申报作品。申报个人作品的,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%以上工作,作品鉴定证书、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,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2人;凡作者超过3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3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,均须申报集体作品,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。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,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本科生、硕士研究生类进行申报。
3.每件作品可由不超过3名教师指导完成。
4.参赛作品申报类型:
(1)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(作者限本科生)。
(2)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(限定在哲学、经济、社会、法律、教育、管理六个学科内):包括学术论文、调查报告、咨询报告;附件材料包含被采用的为党政领导部门、企事业单位所做的各类发展规划、改革方案和咨询报告、领导批示等佐证材料,支持围绕发展成就、文明文化、美丽中国、民生福祉、中国之治等5个组别形成社会调查报告。
(3)科技发明制作(分为A、B两类: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、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;B类指投入较少,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、小制作等):包括科技发明和技术开发。
5.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(论文)、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、国际竞赛上获奖的作品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等不在申报范围之列。
6.申报作品在选题上要关注现实,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要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创造性,论文一般在8000字以内,每份调查报告在15000字以内。科技发明制作要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和创新意义,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要具有较高的学术理论水平。
(二)红色专项赛
1.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2025年6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成果。以团队或个人形式申报。每件作品的参赛学生不超过10人,指导老师1至3人。(短视频、调研报告整体为一件作品)。
2.将学生参与的理论学习、实践调研和交流分享形成实践成果。学生实践成果可以是心得体会、调研报告、视频作品或其他丰富形式。
3.作品的基本格式要求。短视频时长5分钟以内,应避免简单性叙述实践过程,着意于对新时代发展成就的理解、实践过程的收获以及对党的情感认同,致力于能使同龄人引起共鸣、共同教育、共同成长,鼓励围绕发展故事、典型人物深度挖掘,形成有温度、易传播的视频(视频格式:MP4,视频分辨率:1280*720、1920*1080);调研报告应既有事实叙述,也有观点论述,符合真实性、思想性、简洁性的特征要求,字数在5000字至10000字之间。
4.每位学生限报1件作品参赛。同一作品在省赛主体赛(即第十二届“挑战杯”海南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)获奖的作品不得参加本次专项赛。参赛作品不区分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,不区分本专科生作品和硕士研究生作品。往届报送过的参赛作品不得重复报送。
五、时间安排
根据往届工作进度暂安排如下,如有变动会提前通知。
1.即日起—2025年3月下旬,各学院宣传发动筛选阶段。二级学院积极发动专业教师及优秀学生参与竞赛,对报名参赛作品进行筛选,确定推荐校赛作品。
2.2025年4月上旬,校内选拔阶段。参照省赛评审模式,学校开展校内竞赛,邀请校内外专家评审,并根据评审结果进行作品培育,报送省赛。
3.2025年4月中下旬,省赛作品培育。
4.2025年5月—6月,全省评审阶段。
六、工作要求
1.深入发动,精心组织。“挑战杯”系列赛事是推动学生参与学术科技实践、发现和培养创新型人才、深化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,也是学校强化科技创新氛围、展示科技创新成效、扩大教学科研成果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。各二级学院要高度重视,聚焦国家重大发展战略,提前储备参赛学生库、作品库和指导教师库,统筹做好作品选题和作品培训,扎实完成宣传发动和备赛组织工作,为备战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打好基础。
2.统筹协调,规范备赛。各二级学院要坚持育人宗旨,把人才培养作为“挑战杯”的首要目标,按照比赛要求本着认真、公正、科学的态度,对参赛作品和参赛人员进行严格把关,选派专业教师对作品进行指导和筛选,做好重点作品选拔和培育,确保参赛作品材料真实完整、合法有效,帮助学生按规范履行比赛程序。
七、其他说明
1.作品征集。不接受个人申报,作品需提交至各学院团委,各学院团委请于2025年4月1日前将选送作品的作品申报书(附件3)、参赛作品材料和各学院汇总表(附件2)电子版报至校团委。(特别提示: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必须递交设计报告、专利、相关论文和实物照片电子版)
2.各二级学院务必高度重视,按照文件要求,切实落实好组织申报工作,每名学生只能报名参与1件作品。
3.需上报材料及命名方式:
压缩包命名方式:挑战杯+二级学院名称
压缩包内文件命名方式:
二级学院汇总表(附件2):二级学院名称+汇总表
参赛作品文件夹:序号+作品名称+负责人姓名
(项目排序按二级学院推荐顺序排序)
参赛作品文件夹应包含:
作品申报书(附件3)、参赛作品材料。
注:二级学院汇总表、参赛作品文件夹名称、校赛作品申报书和参赛作品相关信息须保持一致,否则不予立项。
4.比赛以个人和团队形式参加,以二级学院为单位进行申报。以团队形式参赛的,可由参赛者自行组成学科优势互补、专业配备科学、人员结构合理的小组进行参赛。参赛小组的人数一般在10人以下。参赛作品必须由2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指导教师(或专业组)推荐,经学籍管理、教务、科研管理部门审核确认。每件作品可由不超过3名教师指导完成。
联系人:田雨卉
联系电话:17868805956
邮箱:984702107@qq.com
附件:
共青团2024欧洲杯竞猜app委员会
2024年12月27日